3月30日,地处蒸水河畔的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上午9时,记者来到梅花村的富农合作社育秧基地。打开育秧大棚,棚内的秧苗绿油油一片,煞是可爱!
富农合作社负责人刘准介绍,合作社从3月6日起就开始浸种育秧,比往年早了一个星期。今年,合作社新增一个智能育秧密室,添置了一套自动化育秧生产线,还新建育秧大棚15000平方米。“完全能满足全年的育秧生产订单。”
据了解,梅花村共有水田面积2700亩。去年,该村生产优质原粮2300余吨。今年,村里又新增双季稻面积300多亩,预计产原粮2700余吨。
秧好半年禾。今年开春,富农合作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重点落在早稻集中育秧上。
“要搞好早稻集中育秧,关键在扩建智能密室、育秧流水线和育秧大棚。”合作社负责人说,掐指一算,新添各种育秧设施设备需要约100万元。他向县委、县政府请求支持,县委书记、县长当场拍板。
“今年,富农合作社育秧订单从去年的3800余亩,增加至8000余亩。”刘准说,截至3月30日,合作社已育好秧苗6000多亩。
据衡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计划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新增早稻面积6万亩,确保早稻播种面积67万亩。目前,全县早稻育秧正在有序推进,已落实早稻集中育秧面积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