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和生物机器人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智慧农业和生物机器人技术的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传统农业产业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各链条的行情风险无法因为品牌溢价而避免。而智慧农业的标准化是品牌的保障,正式由于标准的严格执行,品牌才能有溢价的空间。规模化就是将产业链模式复制放大,取得规模效应。

智慧农业产业链可以建立“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链成功与否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而产业链的效益取决于“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其中品牌是终端产品实现价格增值的主要手段,没有终端产品的品牌溢价就没有整个链条价值的提升,风险就无法避免。

智慧农业的各种新业态不只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试想不久的将来,广袤的土地上,成千上万台由北斗导航系统指引的农机具,以整齐队列自动化地完成从种到收的全过程,那时候的农民才能真正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拥有更多获得感和满足感。

目前IOT技术逐步应用到生产监测、温室植物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精准灌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诸多领域,深入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产业链多个环节,并产生了一批典型应用成果与应用案例,初步形成了智慧农业产业应用生态。

智慧农业是群体性任务,需要政府、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农业经营者等各个创新主体加强联合与协作,携手推动以IOT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大农业中的落地应用,才能进一步加速智慧农业时代的到来。

我国未来10年智慧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瞄准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需求,突破智慧农业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与短板技术,实现农业“机器替代人力”、“电脑替代人脑”、“自主技术替代进口”的三大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水平,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农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个性化精准信息服务,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效能、效益,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作者 吾谷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