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无锡台创园的恺易物联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农田旁安装了虫情测报灯、气候监测仪和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让智慧农业综合服务配套设施自动监测农作物虫情、病情和土壤墒情,为农产提供大数据服务。
如今,人们可以开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去看庄稼长势,农业生产流通环节可以通过区块链全程打通,水果分拣可以通过摄像头来辅助完成,灌溉施肥通过机械化自动进行……智慧农业正在兴起,背后体现了从物联网收集数据、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更好解决生产力的一连串业务逻辑。
众所周知,智慧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产业链大大延长,形成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系统。其中先进的技术、仪器、物联网如智慧农业监测系统等,都给智慧农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智慧农业展现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实现农业可视化、精准化、定制化和信息化,助力我国农业精准扶贫和全民小康的同时在全世界树立起更多现代农业的民族品牌,让我国农业重新回到世界农业的制高点。
有专家预测,智慧农业的成熟和蓬勃发展还需要20~25年的时间。到2020年,中国智慧农业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由2015年的137亿美元增长至2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国家也提出了未来五六年智慧农业发展的愿景,从技术攻关,到产品研发,再到集成应用,引领农业,直到培育产业。但据专家表示:智慧农业的成熟和蓬勃发展还需要20~25年的时间,所以推进智慧农业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智慧农业助力农业产业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