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是数字农业中一种具体的综合应用形式,可在较大程度上反应数字农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按应用划分,从体量上来看,精准农业(含种植与养殖)、监测(含收成监测与土壤监测)、农业无人机三领域是智慧农业中发展较为领先的方向,2020 年预测规模分别在45.85 亿美元、22.15 亿美元、和11.79 亿美元;从发展速度上来看,智能灌溉、智能温室、农业无人机领域发展较快,5 年CAGR (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7.60%、33.28%、32.66%。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新动力。智慧与农业,关系密切。有人说,多亏了人类的智慧,使得化肥和农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让社会得以快速发展。但更多的人却说过多的智慧,给人类的延续带来了损害。
当我们正确利用人类智慧的时候,智慧必定是促进人来发展且没有负面影响的。这样的农业,称之为智慧农业。有人说,“互联网 ”时代,智慧农业是必然趋势。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农业呢?智慧农业又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智慧农业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定时定量管理,根据农产品(含粮食、水果和肉类等)的生长情况合理分配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优质环保。
国家也提出了未来五六年智慧农业发展的愿景,从技术攻关(2019),到产品研发(2020),再到集成应用(2021),引领农业(2022),直到培育产业(2025)。但据专家表示:智慧农业的成熟和蓬勃发展还需要20~25年的时间,所以推进智慧农业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
业内人士分析称:一些智慧农业的应用技术发展成熟、门槛较低,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大型企业的深度切入,无论从农作物的生产,还是物流等方面都将会是逐步改变的,但智慧农业大规模的应用,短期之内还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