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其实他就是有传感器、智慧硬件、大数据、图像等形成一个组合体。根据一份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以应用(硬件和网络平台以及服务)为基础的智慧农业市场有望从2016年的90.2亿美元达到2022年的184.5亿美元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13.8%。

无人机播撒农药,拖拉机自动驾驶,卫星遥感产量分布,会摘草莓的机器人,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智慧农业“黑科技”不断地改变着现代农业生产的面貌,使曾经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万亩粮仓”。今天,恺易物联网就带领大家走近智慧农业,共同描绘未来农业的美丽画卷。

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的现代农业智慧温室产业园一期建设总面积6.3万平方米,是截至目前北京地区最大规模的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园区引进世界最先进的荷兰智慧温室建造技术和种植技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让农业生产工厂化,让人们更真切地领略到智慧农业的魅力。

玻璃温室种植区面积达5.1万平方米,进去之后一股清新的番茄味儿扑面而来。番茄种植场景颇为壮观,上百个金属栽培槽整齐排开,间距1.5米左右。栽培槽上,茂密的番茄藤蔓沿着铁丝一直向上攀爬。累累果实更是喜人。藤蔓最下方,透红的小番茄七八个一串,个头儿均匀,沉甸甸地垂下来。负责人说,这也正是智慧农业的一大特点:高产、高效。

现代化的智慧农业温室大棚,温湿度可智能调控,无土栽培水肥营养自动补给。在植物根部附近的椰糠中,都插着两只针状的细管,营养和水分正是通过这些细管提供。这些细管末端的传感器具有监测功能,能根据情况补水、补营养。相比传统农业,节水也是智慧农业的优点。下雨天温室顶部的天沟可把雨水引流到罐内储存,加工后再利用,也能起到一定的节水效果。

据了解,下一步园区将建成集示范、科教、观光、农业体验中心为一体的智慧农业产业园区,提供全程可追溯的安全、高效、绿色的果蔬产品,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将智慧农业本土化,并向其他地方复制推广。

作者 吾谷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