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玉环市东海鱼仓现代渔业有限公司所属的“海上加工中心”,喜获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技术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丰厚回报!”尝到甜头的公司老总林招永说。“海上加工中心”包括1艘海上加工母船和6艘鲜虾过驳辅助船,续航力达两个月,实现了从鲜虾蒸煮、烘干、大小分类到脱壳、出盒装成品的全自动化,每天能加工优质虾米20多吨。有效解决了以往拖虾渔船作业需返港陆上加工、虾品质量无法保障等问题,当地鲜虾收购价由此从每公斤4.1元直升至9元,真正实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

这艘加工母船于2018年3月首航以来,企业花巨资进行技术研发,已获得自动吸虾泵等28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先从拖虾渔船收来的鲜虾,要凭人工搬运至母船,费时又费力。现在有了自动吸虾泵这项设备,效率抵得上15个人工,仅此一项每年就至少节省支出200万元。”林招永说。

去年10月,当地渔业部门还与该企业共同谋划建设海捕水产品追溯平台,建立并成功实现从捕捞、加工到销售等环节的海产品追溯体系。消费者只需扫一下二维码,就可追溯到该批次产品的捕捞区域到加工、检验报告等全部信息,实现从海洋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此举在全国海洋捕捞水产品领域尚属首创。专利技术的应用,吸引了十分注重食品安全的日本客户,一吨优质虾米因此在日本可多卖2万元。 倪建军

作者 吾谷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