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馨儿

大概是我对金钱有误解,当我看到《思考致富》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第一感觉是:成功学大师又在忽悠人。

但其实,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成功大师,谈钱这件事并不俗。

一句话说得好:钱并不是人活着的最终目的,而是人们实现目的的手段。

可当我怀着渴望去窥探成功人士致富的秘诀时,我再一次陷入了误解。

浏览这本书目录,看到下面的关键词后,我在想这不就是浓浓的鸡汤之书吗?

书的结构非常简单,它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获取财富有 13 个重要法则:

欲望、信念、自我暗示、专业知识、想象力、精心策划、决心、毅力、智囊团、神秘的性、潜意识、头脑和第六感

尽管这些词汇读起来都是鸡汤一样“正确的废话”,可仔细一想,鸡汤又如何,毕竟养生啊。

要真的把上述思想融入进自己致富的行动中去,恐怕不能一夜暴富,但两个月可以吧,哈哈。

在我看来,拿破仑·希尔的这本书主要从人的情感和心理角度来夯实致富的基础,从思考的角度高屋建瓴,以此来奠定成功和财富基石。

这里,我只深入跟各位探讨下书中提及的第一个致富秘诀——“欲望”。


拥有顶级的欲望才能征服顶级的人生

西方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说:“人类是充满欲望并受欲望驱使的动物。”

这让我想起新媒体大 V Spenser 的合伙人Fancy(张帆)的一次分享,很多人都对她年纪轻轻就能成为Spenser的合伙人感到极大的兴趣,对此,她在一次线下活动说:

拥有顶级的欲望才能征服顶级的人生

原来,当她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偶然看到 Spenser 的文章,非常喜欢,研究了几个月,逐渐燃起心中的熊熊烈火,就给Spenser公众号留言想跟他见面。

虽然对方只是客套地回了一个“好的”,但因为这两个字,她一个人兴致勃勃地飞到深圳,然后去了香港。

到了香港,她给Spenser发信息,说自己随时可以跟他见面,见面后,承诺免费给她做助理,帮他做排版、寻找广告机会等,让他更加安心写作,并且为此放弃了自己去英国读研的计划。

就是这样,靠欲望的驱使和超强的行动力,一个涉世未深的学生成了未来职场大号的合伙人,当 80 后还在为柴米油盐焦虑的时候,90 后的她毕业 3 年就在上海复旦大学旁边买了房。

反思我们自己呢?

想致富吗?想变得有钱吗?想自由自在吗?

大家肯定都说想。

可是,很多人都是“假想”——想想而已,却没有强烈的“欲望”。


什么是真正的欲望

真正的欲望,是“选定一个明确目标,并将全部精力、毅力和努力都用于追求这个目标”,就像《思考致富》书中讲的流浪汉和发明家成为事业伙伴的故事:

巴恩斯想成为爱迪生的事业伙伴,可是这是一个极其遥远的梦想:第一、爱迪生根本不认识巴恩斯,而且巴恩斯也没有见过爱迪生;第二、巴恩斯穷得连去找爱迪生的车票钱都拿不出。

这两个看起来地位和生活背景天差地别的人,又怎么成了事业伙伴?

答案就是巴恩斯的欲望。

因为欲望的存在,他坐上了“闷罐车”(你可以理解为运货车)前往爱迪生所在的城市。

然后千方百计找到了爱迪生办公室,说他要与爱迪生共事,尽管,他穿的像一个流浪汉,让爱迪生觉得不可思议。但爱迪生被他坚毅的眼神和强烈的愿望感染,答应了让他在办公室干活。

从拿着微薄的薪水做起,做着毫不起眼的活,一干就是五年,苦苦煎熬,直到找到一次机会,帮爱迪生成功推销出很多机器,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办事员转变成爱迪生这位发明家最倚重的人。

欲望像是人们理想的源泉,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起点。当一个人有了欲望,便更源于主动去追求,积极去尝试一些长期希冀的东西。


如何将欲望转化为经济收益

关于“如何将欲望转化为经济收益”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金钱意识”,书中给大家提供了详细的六个步骤。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为:

①明确目标:在头脑里要清楚地确定好你想要获得的金钱数额,不能含糊不清地说“我想要很多钱”。

②评估代价:想要获得这笔钱所愿意付出的代价。

③立即去做:为执行你的欲望定一个明确计划,然后立即行动,不管是否准备充分。

④确定时限:确定完成欲望的时限要求。

⑤总结成句:把上述提到的目标、代价、计划、时限等信息总结为一句清晰准确的话。

⑥大声朗读:大声把写的话读出来,早晚分别读一遍,坚信自己已经拥有了这笔钱。

上述几点和我们制定目标的“SMART”法则非常相似。

所谓“SMART”法则,即以下几点:

Specific(具体的)、 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

Relevant(相关的)、

Time-based(有时限的)

欲望的六个步骤和制定目标的“SMART”法则,都要求目标具体、有时限、可衡量。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侧重思考并行动,后者侧重前期的思考。

在中国人的语境里,“欲望”是一个略带贬义的词汇,然而《思考致富》这本书却把“欲望”放到致富第一法则的地位,可见其重要性。

有“欲”不可怕,有“欲”代表着内心有期盼和诉求,代表着蓄势待发。

有“欲”才有“望”。

作者简介

宁馨儿的书影世界,号主宁馨儿发表书影观点的园地,影中品百态,书里看人生。

(原创不易,欢迎评论交流,如觉得还不错,点收藏转发哦~)

作者 吾谷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