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信息革命的交汇点,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商业模式、经济业态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2010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提出物联网应用已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物联网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智能家居、医疗、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各行各业。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物联网方向上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农业的信息化水平低下,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这一次信息化浪潮到来后,农业其实被给予了比较大的希望。但事实上,农业物联网这10年的发展却是不温不火。几乎侵袭了所有信息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也甚少涉足农业物联网,或者说农业数字化领域。谈及背后原因,无非是“用户不愿意买单”,“市场规模小”等。这是否因为我们依旧带着传统眼光来看待农业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定义。农业物联网,即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的物联网,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能够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

世界人口激增,大力发展工业环境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中国也已经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了,我们要在这个过程当中,节约我们现有的、有限的资源。据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全球饥饿人口仍然超过8亿,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1/9,而亚洲就占据了5.26亿。而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都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比如说智能温室、垂直农业等都极大的提高了单位耕地面积的产能。

我国在农业物联网应用,主要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等环节信息的实时获取和数据共享,以保证产前正确规划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中精细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本增效,产后高效流通、实现安全溯源等多个方面。


作者 吾谷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